端午节 端午节将至,牢记1不穿,2不做,3要做,老祖宗的忠告不能忘!
一年一端午,一岁一安康。
“端午节”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极其隆重的节日,最初起源于龙图腾祭祀,有辟邪去毒、祈愿安康的习俗。
后来人们将端午节作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。
可以说,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,还没有哪个国家、哪个民族,像我们中华民族一样二千多年来,每年都以一个隆重的节日来纪念一个诗人的逝世。
如今,端午节将至,以下几个流传下来的老祖宗忠告,若能牢记,定会受益终生。
01
一不穿
● 不穿红衣
红色在中华民族的血脉当中一直是喜庆、热闹的象征。
每逢春节、婚嫁、店铺开张等值得庆祝的日子,人们都会穿上寓意吉祥的红色衣服,来祈愿有个好的开始。
但是,端午节与其它节日有很大的不同,这与它的历史背景相关。
传说端午节这一天,屈原报国无门,含恨投江,伍子胥自刎后被投钱塘江,曹娥救父投江。
因此,端午节是一个庄严而悲伤的日子,自然这天不能穿红衣服。
否则会被视为对中国先尊的不敬。
这也正是为什么我们在端午节祝福时,不能说“端午节快乐”,而是“端午节安康”的原因。
“端午节安康”一句简单的祝福语背后,藏着我们对朋友、对家人 “年年岁岁皆如愿,岁岁年年长安康” 的真诚祈愿。
02
二不做
●不下河游泳
屈原,伍子胥、曹娥的死皆与水有关。
并且很多老一辈的人认为屈原投江自尽后,灵魂留在了河里,从未离去,目的是为了保佑岸上的人能有安宁的生活。
同时很多人也认为,这天河里的阴气较重,很容易发生溺水事件。
这些都是带有一些传统色彩的说法,真正的原因其实是:
农历五月天气比较特殊,常爱区域性的下雨。
这也就意味着可能上游已下起了瓢盆大雨,而下游天气晴朗,很容易使在下游游泳的人来不及躲开来势汹汹的洪水。
从而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。
●不盖房
民间有个说法:“五月五盖屋,主人会头秃。”
其实并不是盖了房子就头秃,这个头秃是指会让主人破财。
而原因则是,五月被称为毒月,因为端午节之后,毒虫开始肆虐。
所以在盖房子的时候,这些小虫经常会爬到墙体里搞破坏,影响房子的质量。
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,农历五月,雨水增多,影响盖房施工的进度。
所以由此流传下来五月不盖房的说法。
03
三要做
●要系五彩绳
和平精英科技购买平台在中国古代,人们非常崇尚五色。
在老祖宗看来,这五色就是象征吉祥的颜色,因此才会有五色绳编织在一起,俗称“五彩龙”。
其中,五彩的颜色挑选是很有讲究的,分别为白、红、黑、黄、青。
这五色承载着古人的“迎祥纳福、平安长寿”的美好愿望。
而我们在端午节佩戴五色绳,则是因为端午前后毒虫开始肆意。传统的五彩绳是和香包共同制成,有驱毒防虫的功效。
为了防止五毒近身,人们一般会将五彩绳带到手腕、脚腕,或挂在床头。
并且根据民俗来说,五彩绳要带到6月6日才能摘下,并且要扔到河中。
让河水将他冲走,寓意着冲走百病,送走灾祸。
●要挂艾草
民间风俗讲究:“清明插柳,端午插艾。”
艾草气味独特,味道浓厚。从古至今就有将艾草插在门口,驱邪避邪的说法。
但看似简单的挂艾草,其中的讲究却不少。
首先端午节,挂艾草挂鲜不挂干。
所以我们在选择的时候,要选择新鲜的艾草,寓意生机勃勃。
并且新鲜的艾草可以散发出独特的香味,以驱邪避邪。
其次,艾草挂单不挂双。
通常挂艾草是5根或7根,象征吉利和好运。
第三,不挂无根的艾草。
我们在悬挂时,要注意根部朝上,寓意着生生不息、蓬勃发展。
第四,艾草插早不插晚,挂长不挂断。
一般来说,早晨是最佳的挂艾时间,因为早晨空气清新,艾草可以充分散发香气。
最后,家中有婴儿和孕妇的不宜挂艾草。
艾草本身是一种具有辛辣刺激的植物,孕妇和婴儿的身体比较脆弱,容易受到外界刺激。
此外,长度适中,利于传达艾草的祝福。
●要挂香囊
香囊之气,穿越千年而未泯。
这一文化传承至今,依旧沾染着生气,但同时也保留了古朴之美。
香囊起初是由佩囊发展而来,古时候,人们身上没有口袋,于是制作了佩囊来装小物件。
后来,古人在佩囊中放入了香料,多用来提神、预防疾病等,香囊由此而来。
而端午节配戴香囊也正与 “端午节,五毒出” 这个说法有关。
因为香囊内有朱砂、雄黄、香药等材料,具有驱毒虫、聚香凝神、避邪驱瘟等功效。
除此之外端午节,香囊外包以丝布,五色丝线弦扣成索,作各种不同形状,结成一串,佩戴在身上,可作为装饰物。
正是古人们的智慧使香囊具有驱毒避邪的功效。
并且用精美的外表包装起来,才让香囊的手艺也得以传承了下来。
粽叶飘香五月五,浓情端午共安康。
端午节是经过千百年来的风雨流传下来的节日,也被选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类项目目录。
而佩戴香囊、吃粽子、挂艾草等这些民俗,都是老祖宗留下的经验和忠告,做人不能忘本,这些我们也将一并传承下去。
这是对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宣扬和致敬。
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和家人,提前祝大家端午安康,愿您和您的家人身体健康那个、平安喜乐,诸事顺遂!